友好童行 守护成长 让爱与规则同行_阳光升学网-高校招生-招生咨询-招生报考-报考信息等权威的高校招生服务平台 

阳光升学网-高校招生-招生咨询-招生报考-报考信息等权威的高校招生服务平台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家长课堂

友好童行 守护成长 让爱与规则同行
发布时间:2025-05-12 09:15 发布作者:中国阳光升学网 浏览量:

临桂区“1+N”大社区家长学校开展第16期家长公益课堂,活动由桂林市妇联指导、临桂区妇联、临桂区教育局主办,广西桂林聚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妇联承办,桂林市妇儿中心协办,课堂以《友好童行 守护成长——让爱与规则同行》为主题,来自博元幼儿园、博元小学、环湖小学、临桂区一小、二小、三小共110余名家长参加,现场氛围热烈。

授课重点

授课老师王安强从“不遵守规则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哪些负面影响”、“如何定义规则和规则意识”、“哪些方面需要立规则”、“如何在家中建立和执行规则”四个方面,与现场演练相结合,让父母现场提出自家孩子不遵守规则意识的表现,并情景模拟“玩手机那点事”,引导在场父母走出不尊重、情绪化、易妥协的误区,通过“共情+尊重+温和而坚定”的方式树立和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。
 

不遵守规则的负面影响

在课堂上折纸飞机、跨围栏过马路、在图书馆吵闹、不遵守交通规则因此丧命,这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不仅影响他人的工作、生活、社交等等,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,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,尤为重要。

规则和规则意识的定义

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,是保护全体人权利的自由的共同约定,包括国家法律、校纪校规、课堂纪律、家庭规则、团队约定等等。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、以规则为自己行为准绳的意识。

规则的建立和执行

明确规则

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规则,首先要明确规则,严肃约定,同时规则树立后,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,体现尊重民主平等,约定非规定。同时父母要身体力行的带头遵守规则,不可情绪化,以指责、命令、比较的口吻再随口树立新规则,而后再进入不坚定,易妥协的死循环,孩子会认为“哭闹就赢了”。

同理共情

给孩子立规矩时,只有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后,孩子的抗拒心理才会减弱,更利于良好的亲子关系。

在规则执行过程中,也许孩子没能一步到位的执行,父母需要多一份接纳、鼓励与相信,站在孩子的角度,带着同理心,共情孩子的情绪,也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温和而坚定

规则的建立和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需要父母具备足够的耐心与稳定的情绪,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摩擦是对亲子关系巨大的考验,作为父母要“讲软话,做硬事”,以温和而坚持的态度与孩子沟通,从而达到树立规则的目的。

因爱之名,行爱之实。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,是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,是孩子健康发展的需要。作为父母,我们既要给孩子无限的爱,也要给孩子有限的自由。